病同冷饮,而有在外在内之别,方同辛温,而有主温主散之异也。剧者,谓阳脱见鬼则言乱,阴脱目盲则目眩也。
然微弦同见,虚实未审,惟察其人意欲得温,则非恶寒在表,而是畏寒在里也,故不可发汗。如大豆者,以二小豆者准之。
方有执曰:弱为虚损不足脉,阴虚生内热,所以烦,然属虚烦,故虽烦亦微也。然后可以伤寒之脉,准诸坏病;亦可以诸坏病之脉,准之伤寒,诚所谓一以贯之而无余者已。
如寒无寒,如热无热,似外感而非外感也。李□曰:趺阳胃脉也。
脉阴阳俱紧者,口中气出,唇口干燥,蜷卧足冷,鼻中涕出,舌上胎滑,勿妄治也。张璐曰:痛不得食,按之反有涎唾者,知有寒痰在胸中也。
此条与『伤寒论』同。阳乘阳,阴乘阴,各从其类而相乘也。